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如何维护保养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?

如何维护保养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?

更新时间:2025-06-29  |  点击率:97
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(ContinuousFlowChemicalAnalyzer)通过将样品和试剂按一定比例注入流动载液中,经混合、反应后进行定量检测,常用于水质、土壤、食品等领域的自动化分析。其维护保养需针对流路系统、检测器、温控模块等关键部件,以下是具体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:
 
一、日常维护(每次使用后)
 
1.流路系统清洗
 
试剂管路冲洗:
 
用超纯水(18.2MΩ・cm)或去离子水以分析流速(通常0.5-2mL/min)冲洗流路15-30分钟,清除残留样品和试剂,避免结晶或沉淀堵塞管路。
 
若检测高浓度盐分或蛋白质样品,需先用0.1M硝酸或稀盐酸冲洗,再用水冲洗(酸浓度根据仪器说明书调整,避免腐蚀管路)。
 
蠕动泵维护:
 
松开泵头压盖,取出泵管,检查是否有裂纹、膨胀或硬化,若变形需及时更换(泵管寿命通常3-6个月,取决于使用频率和试剂腐蚀性)。
 
用乙醇擦拭泵头滚轮和压块,清除残留试剂结晶,保持转动顺畅。
 
2.检测器清洁
 
比色池/流通池清洗:
 
若使用分光光度检测器,拆下流通池,用30%硝酸浸泡10分钟,再用超纯水超声清洗5分钟,去除池壁附着的色素或沉淀物(避免使用研磨剂,防止刮伤透光面)。
 
荧光检测器需用甲醇或乙醇冲洗光路透镜,擦除表面指纹或污渍,保持透光率。
 
电极维护(如pH或离子选择电极):
 
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敏感膜,浸泡在对应保存液中(如pH电极浸泡3MKCl溶液),避免干燥导致膜失效。
 
3.数据与系统记录
 
保存当日分析数据,备份方法参数;检查仪器日志,记录异常报警(如压力波动、基线漂移),便于后续故障排查。
 
二、周期性维护(每周/每月)
 
1.流路系统深度保养
 
管路更换与检漏:
 
每月检查蠕动泵管、连接管路(PEEK或PTFE材质)的老化情况,对频繁使用的通道优先更换(如载液、显色剂管路)。
 
用压力测试模式(堵住流路出口,设定0.5MPa压力)检测是否泄漏,若压力下降超过0.1MPa/min,需检查接头密封圈(常用Viton或PTFE材质)是否磨损。
 
混合器与反应盘管清洗:
 
对于缠绕式反应盘管,用0.5%十二烷基硫酸钠(SDS)溶液循环冲洗1小时,去除蛋白质或脂类残留,再用超纯水冲洗至中性。
 
2.光学系统校准
 
波长准确度验证:
 
每月用标准滤光片(如重铬酸钾溶液)检测分光光度计的波长精度,在440nm、540nm、630nm处吸光度偏差应≤±2nm,否则需通过软件自动校准或联系工程师调整光栅位置。
 
光源寿命管理:
 
记录氘灯、钨灯的使用时间(通常氘灯寿命1000小时,钨灯2000小时),当光强下降至初始值的70%时及时更换,避免影响检测灵敏度。
 
3.温控模块维护
 
检查反应池温控精度(如设定37℃时,实际温度波动应≤±0.5℃),用标准温度计校准,若偏差超过1℃,需清理加热模块散热片的灰尘,或更换温控传感器。
 
三、特殊场景维护(针对不同样品类型)
 
1.高黏度或颗粒物样品
 
检测前用0.45μm滤膜过滤样品,避免堵塞进样阀或流路;分析后用10%异丙醇溶液冲洗流路,溶解残留黏附物。
 
2.强腐蚀性样品(如强酸、强碱)
 
缩短冲洗时间(每次检测后立即冲洗),使用耐腐蚀性管路(如PFA材质)替代普通PTFE管;若不慎接触金属部件(如电磁阀),需用碳酸氢钠溶液中和后再用水冲洗。
 
3.生物样品(如血液、尿液)
 
分析后用0.1%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流路30分钟,再用超纯水冲洗,防止微生物滋生;定期用蛋白酶溶液(如胰蛋白酶)清除管路内的蛋白质沉积。